防曬并非簡單涂抹防曬霜即可,不同人群、不同場景下的防護需求各有側重。忽略細節的防曬方式,往往難以達到理想效果,甚至可能對肌膚造成潛在傷害。
兒童防曬需兼顧安全與溫和。6 個月以下嬰兒皮膚尚未發育成熟,應避免使用防曬霜,優先采用物理遮擋,如推帶遮陽棚的嬰兒車、穿透氣的長袖防曬衣;6 個月以上兒童可選用專為嬰幼兒設計的物理防曬霜,成分以氧化鋅、二氧化鈦為主,避免含酒精、香精的產品。孩子在戶外玩耍時,每 1.5 小時需補涂一次防曬,玩耍后及時用溫水清潔皮膚,減少化學殘留。
老年人防曬要重視修復與防護結合。隨著年齡增長,皮膚屏障功能減弱,紫外線更易引發干燥、紅斑等問題。除日常涂抹 SPF30 + 的防曬霜外,可選擇含神經酰胺、透明質酸的防曬產品,在防護同時修復肌膚。外出時建議攜帶防曬袖套,避免手臂長期暴露,回家后用溫和的保濕乳液緩解日曬帶來的緊繃感。
戶外運動防曬需強化持久度。跑步、騎行等運動時,汗液會加速防曬霜流失,應選擇標注 “防水抗汗” 的產品,出發前 30 分鐘涂抹,運動中每 1 小時補涂一次。戴透氣的防曬面罩可保護口鼻周圍肌膚,選擇輕便的寬檐運動帽,既不影響動作又能遮擋面部。此外,運動后及時補充含電解質的飲品,幫助肌膚維持水油平衡。
室內防曬不可掉以輕心。靠近窗戶的辦公區域、居家陽臺等位置,紫外線透過玻璃仍能造成傷害,尤其是 UVA 可穿透普通玻璃,長期照射會導致肌膚老化。建議在窗邊活動時涂抹低倍防曬霜,或拉上防曬窗簾。長期面對電子屏幕的人群,雖無需額外防曬,但需注意皮膚保濕,避免干燥加重光損傷后的肌膚敏感。
特殊膚質防曬需針對性選擇。油性肌膚適合質地輕薄的涂改液型防曬霜,減少毛孔堵塞風險;干性肌膚可選用乳霜狀防曬,兼顧保濕與防護;敏感肌優先選擇無添加的藥妝防曬,使用前先在耳后做過敏測試。痘痘肌應避開含致痘成分的防曬,可局部點涂痘痘藥膏后再整體涂抹防曬,避免成分相互干擾。
防曬細節的把控,決定了防護效果的最終呈現。無論是特殊人群還是特定場景,只有根據實際需求調整防護策略,才能讓防曬真正做到無死角,為肌膚構建穩固的防護屏障。
